最近看到好多人在问“荀彧这哥们儿在《率土之滨》里到底该摆哪儿”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个事儿。其实荀彧的站位挺有讲究的,放对了位置他就是核弹,放错了可能就是高级步兵。从大佬们的实战数据来看,90%的高战玩家会选择把荀彧钉死在大营。原因特别简单,他的核心战法“驱虎吞狼”射程有5格,配合上153%的谋略伤害系数,蹲在后面能稳定打到对面全场,尤其是对付那种靠刘备、郝昭不断回血的肉步队,一个禁疗效果砸过去,直接就能让对面奶妈报废,堪称战略级武器。
![荀彧什么位置率土之滨[图1]](https://static.xoerb85.com/uploads/20251027/68ff0a76381607.13353600.png)
大营位的核弹玩法
![荀彧什么位置率土之滨[图2]](https://static.xoerb85.com/uploads/20251027/68ff0a7673ace7.52475504.png)
你要是想让荀彧打出毁天灭地的效果,那就老老实实放他在大营。这里简直就是法系输出的天花板位置。实测一个满红40级全谋略加点的荀彧,谋略值能冲到223以上,如果再配上带“筹算”词条的宝物,能把“驱虎吞狼”本来30%的发动率撑到40%以上,那触发频率就相当可观了。战法搭配上,经典的“不攻”加“十面埋伏”组合非常暴力,“不攻”能提供稳定的策略伤害加成,“十面埋伏”则补上了强大的范围伤害。有个细节得注意,兵种一定要转成轻骑兵,利用“疾行”特性把速度调好,一般让他比你的郭嘉慢一点,但又比对面大部分人快,这样才能确保他的禁疗效果在敌方急救生效之前就糊到对方脸上。我见过最夸张的战报,一个满红荀彧在“神兵天降”和“大赏三军”的加持下,第一回合直接爆了9000多伤害,对面三队蜀步瞬间就成筛子了。
中军位的骚套路尝试
当然啦,也不是说荀彧绝对不能放中军,有些追求黑科技的玩家就喜欢这么玩。比如在用曹仁组成的魏骑队里,有时候会让荀彧站中军,给他带上“迷阵”、“落雷”这种控制战法,利用他2.25的高谋略成长当个半辅助半输出。不过这种玩法比较赌脸,运气好的时候能把对面控得动弹不得,运气差的话可能整场战斗都在划水。还有个比较骚的套路是让中军荀彧带“始计”战法,配合大营的魏贾诩,利用“始计”提供的洞察状态,每回合稳定触发“草木皆兵”来回血,玩起来很有意思。但得说清楚,这种中军玩法对荀彧的红度要求很高,白板玩家最好别轻易尝试,容易翻车。
不同赛季的阵容搭配思路
荀彧的站位和你所处的赛季以及整个队伍的配置关系巨大。在S1赛季,平民玩家可以用荀彧、小郭嘉和曹仁组一队,荀彧在大营带“焰焚箕轸”、“楚歌四起”打输出。到了S2、S3赛季,阵容可以升级成荀彧、大郭嘉和曹操,荀彧的战法可以换成“深谋远虑”配“十面埋伏”,伤害更持久。要是到了征服赛季,大佬们玩的就更花了,比如用荀彧、关羽和法正组队,荀彧还是蹲大营,用“不攻”和“十面埋伏”稳定输出,关羽和法正在前中期为他创造输出环境。所以说,荀彧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,得看你的武將池和敌人是啥样。
形兵队里的特殊安排
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情况就是形兵队。按理说“形兵之极”这个战法对中军加成最大,但奇怪的是,在形兵魏智队里,大家偏偏喜欢把脆皮的荀彧塞到大营去。这是为啥呢?主要是因为荀彧身板太脆了,放在中军位置容易被皇甫嵩、赵云这些前锋的反击流打爆,反而浪费了输出。实战中更常见的打法是用荀攸当前锋扛伤害,荀彧在后面安全地猥琐输出。这里有个小技巧,如果你的荀彧带了“声东击西”这种战法,一定要调整速度,让郭嘉的速度比荀彧快10点以上,这样才能保证敌人先被控制住,再结结实实地吃满荀彧的伤害。我见过最离谱的战报就是形兵队的荀彧连续8回合发动战法,硬是把一队满红爷爷队给活活耗死了。
实战中的细节把握
最后唠点实战中的细节。用荀彧不能死板,得学会灵活变通。比如战斗开始前,你就得琢磨对面是啥阵容,大概会用什么战术,然后提前给荀彧选好最克制的战法。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,如果对面突然来了援军,你得马上判断是不是该让荀彧先用“驱虎吞狼”去压制对方的关键单位。还有就是和队友的配合,如果队伍里有曹操这种能给增益的,或者关羽这种能控制的,一定要打好配合,让荀彧的输出环境更好。说白了,荀彧是个非常吃玩家理解的武将,玩得好就是神,玩不好就是坑,关键就在于你对站位和时机把握的怎么样。



